按Enter到主內容區
Miaoli
:::

自然草原休憩區

自然草原休憩區

發佈單位:客家文化發展中心
發布日期:2012/10/12
更新日期:2020/10/15
    自然草原區是六堆客家人最豐富的寶庫,也象徵著六堆的起點。在六堆先民開山闢地,物資貧乏的日子裡,阿猴林所孕育的多樣化生態環境,是供應六堆先民日常生活中,各種需求的最大來源。無論是飲食、衣著、建築,還是娛樂,阿猴林中的原生植物是先民就地取材的不二選擇。從各種植物與生活的連結,亦能深深地感受到先民樸實的生活智慧。
據六堆新墾民表示,園區為重現豐富的原生植物群,依季節於環園景觀自行車道旁配置不同的喬木植栽,隨著氣候的轉變,呈現不同的景觀變化;並於園區中央設置生態池,在環湖的木棧道周圍,栽植多種水生植物;竹林廣場種植了桂竹與建置面湖背山之竹涼亭,迎著涼爽的微風望著湖面景觀倒影,不但提供遊客一個舒適的歇腳空間,也喚回許多久違不見的自然訪客,充分地展現在地的原始生命力。

公共藝術作品《移‧墾‧耕‧讀》
 
公共藝術作品《移‧墾‧耕‧讀》
客家精神的日常實踐‧以藝術美學形式詮釋耕讀文化的靈魂

    客家農民渡過黑水溝,抵達嘉南平原南端,由於來台較晚,在西部平原主要屯墾區已無棲身之地,遂南下渡過下淡水溪,來到大武山腳下的沖積平原上,「就殘山剩水為宗社」,他們虔誠立石,奉為開基伯公,「祭告山川,懇祈上蒼,佑此土可大,亦因可久」。在未知未名的洪氾地上,六堆先民撿石作堋,犁耕蠻荒,土地從此有了地理。

    因此,藝術家在創作前實地訪談客家庄耆老、客家文史工作者與歷史悠久的伯公廟,深入瞭解客家聚落文化的核心,作品《移‧墾‧耕‧讀》以一群組式作品,結合現有地景,將客家精神實踐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公共藝術創作,詮釋斯土斯民文化內在的靈魂。

    《移‧墾‧耕‧讀》以四種意象融合於三組作品之中;以大武山為屏障,與生態水塘為鄰,坐落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幅員廣闊的自然草原區,與傘架聚落建築區可隔水相望,草原後方有兩座土坵,左右彎臂造形,中間有大武山軸線貫穿其間,頗有如伯公廟前拱圓化胎之勢。

    依山傍水環境連結三組作品的關係,表現客家族群富饒人文氣質地傳統精神,並將客家文化歷史脈絡及內化的崇天敬地的精神深刻體現,亦使觀者在遊走場域時,不僅賞析作品在空間中的動感力量外,亦能透過作品省思天地、人與自身的關係。

 公共藝術作品-移側拍

公共藝術作品-移正面圖
 移  長1150cm×寬200cm×高180cm  鑄銅、石材  2012

公共藝術作品-墾

墾  長900cm×寬600cm×高140cm  石材  2012
耕  長620cm×寬80cm×高200cm  鑄銅、烤漆、石材  2012

公共藝術作品-耕

公共藝術作品-讀
讀  長750cm×寬750cm×高190cm  鑄銅、石材  2012

回頁首